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20-06-03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陳永團
“向右看齊,向前看……”6月初的周口市民兵訓練基地內,草木吐蕊、生機盎然,訓練場上不時傳來陣陣吶喊聲,民兵們精神抖擻、步履鏗鏘。據悉,自5月22日至6月2日,周口市川匯區人武部組織民兵應急連和專業隊伍干部骨干開展為期12天的集中輪訓備勤,重點安排共同基礎訓練、專業訓練和任務行動訓練。
高溫酷暑無所懼,厲兵秣馬正當時。十幾天前,全體參訓民兵著裝整齊、精神抖擻在動員大會上的宣誓聲猶在耳畔。川匯區人武部部長陳繼芳圍繞集訓的重要意義、基本考慮、總體安排、具體方法、紀律要求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動員部署。政委高新傳強調,要以此次訓練為契機,培養一支維穩處突、治安巡邏、搶險救災的突擊隊,真正練出凝聚力,形成戰斗力,達到在任何急難險重任務中都能夠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民兵寓軍于民。川匯區人武部組織的這支民兵應急連可以說“高手如云”、“藏龍臥虎”。全連100多號人中有54名退伍兵,黨員比例近40%,其中6人在部隊時榮立三等功,這些退伍兵中大部分來自一線作戰部隊。杜建兵是個有著十幾年兵齡的老兵,目前在文昌辦事處工作,在部隊期間榮立兩次三等功、優秀士兵6次,嘉獎多次,他表示,通過幾天的訓練,看見身邊一個個迷彩綠的軍裝,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部隊,連同屋戰友睡覺時的打鼾聲聽起來都那么親切,訓練中他和戰友們不怕苦、不怕累,著實又過了一把“當兵癮”。
在這些民兵當中,擔負醫療救護的綜合勤務排更是不簡單。他們是來自周口長城醫院的醫護人員,在今年的抗疫戰中,他們充分發揮基層黨員民兵作用,無論白天黑夜,冒著雨雪嚴寒,在抗疫一線的卡點上都留下了他們迷彩身影。趙軍濤是來該醫院的醫護人員,同時也是一名退伍老兵,他說,新時代的強軍戰歌已經奏響,要以此次集訓為契機,不斷強化練兵備戰的緊迫意識、危機意識,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用優異成績為川匯區的后備力量建設增光添彩。
練兵備戰風帆正勁,應急應戰責無旁貸。據悉,此次輪訓備勤采取集中訓練與分組訓練相結合、考核評比與行動演練相組合的方式開展。訓練安排有單兵戰術基礎動作、輕武器射擊、手榴彈投擲、偽裝與防護和衛生與救護、抗洪搶險和防暴裝備器材操作使用、防暴隊形、卡點布設、軍需物資收發等內容。訓練期間,還將組織夜間訓練等科目。
敢于亮劍是部隊的軍魂,劍鋒所指之處,面對強敵則戰無不勝。該區人武部長陳繼芳表示,集訓中,全體民兵用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們輕傷不下火線,展現出新時代川匯民兵風采,充分發揚 “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僅提高了應急能力、鍛煉了身體素質、磨練了戰斗意志,還為應對突發事件、搶險救災、迅速拉動、執行任務做好了充分準備,著力鍛造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民兵隊伍,著力打造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拳頭力量,確保國家和人民需要時能夠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責任編輯:袁甜甜]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