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暑托班指導教師帶領孩子們做游戲。
暑托班的小朋友正進行形體訓練。
□記者 何晴 文/圖
核心提示
每到假期,“孩子無處去、家長看護難”便成為許多家庭的困擾。
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部署暑期托管工作,要求各地豐富學生假期生活,有效解決“看護難”問題。
“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少年兒童假期看護問題,是牽動億萬家庭的急難愁盼問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基層社區調研時經常關注的民生問題。
暑期以來,我市有關部門積極行動,廣泛開展愛心托管服務,解除家長“帶娃難”的后顧之憂,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孩子暑期“有所去” 官方帶娃公益托管家長安心
為何參加托管?
當記者問起這個問題,市民張文雅打開了話匣子:“我和愛人是雙職工,工作日沒法在家帶孩子。老人雖能幫忙,但精力有限,連續帶兩個月,身體吃不消。”
暑假前正犯愁孩子去處的崔建騰,了解到周口市總工會為新業態勞動者子女提供暑期愛心托管服務,第一時間就為自家孩子報了名。他說:“孩子去之前就很期待,這些天也交到了不少好朋友,結束托管后還和我說希望下個暑假還能去。”
這個暑期,參加托管班的李婉鈺小朋友告訴記者,在托管班里,她最喜歡的課程就是架子鼓;到了自主學習時間時,聶明朗讀起從家帶來的課外書,老師不時提醒注意坐姿;十一點半,孩子們開始吃午餐時間。宮保雞丁、香菇青菜、甜湯……“好吃!”提起在托管班時吃的飯菜,王巖馨連連點頭。
在順豐快遞站點工作的朱杰,已經習慣了將兩個孩子送到市總工會舉辦的愛心托管班后,再忙著去送快遞。“之前想過把孩子送到興趣班,但有經濟壓力。也想過自己照顧,但收入就會減少。好在有公益托管服務!”朱杰說,“兩個孩子白天到托班上課,省錢又放心,我也能安心掙錢補貼家用。”
“我們整合各類資源,推出暑期公益托管服務,通過豐富多元的課程設置,切實解決了暑期職工子女‘看護難’問題,讓孩子們在安全、快樂的氛圍中度過充實假期。”據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束松華介紹,由于場地有限,為保證托管質量,由市總工會牽頭舉辦的社區托管班一期可招收40名快遞、外賣、網約車、貨運等新業態勞動者子女。
“全市各級工會組織也積極行動,組織開展愛心托管服務。同時,我們積極指導企事業單位舉辦愛心托管班,惠及更多職工子女。”束松華說。
8時許,位于周口大道的周口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院內已是一片熱鬧:穿練功服的孩子背著書包奔向形體課教室;攥著機器人零件的小朋友正和志愿者分享新發現;走廊里飄來孩子們的誦讀聲……
在這里,由共青團周口市委主辦、周口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的暑期公益托管班覆蓋4歲至9歲少年兒童,今年暑期,這個托管班累計招收110名學員,其中優先保障現役軍人、警察、醫護、消防救援人員及困難家庭子女參與,以實際行動讓政策暖意精準觸達特殊群體、特殊家庭。
據了解,該中心組建了由返家鄉大學生志愿者、專業教師及各領域青年志愿者構成的服務團隊,構建“專業授課+志愿輔助+安全巡查”的閉環管理體系,日均服務時長超6小時,為廣大職工子女筑牢暑期看護“安全網”。
孩子暑期“有所獲” 課程多元多重體驗點亮假期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托管服務應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得到充分休息;學校要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各類資源設施,合理組織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
孩子在暑托班都干啥?學到啥?學會啥?
“托管服務要體現假期特色,在安全看護基礎上,還要提供區別于學期內學科教學,通過組織文體游藝、社會實踐等活動,滿足孩子們的多元需求。我們秉承‘專業托管+多元課程+營養膳食’服務理念,讓參與活動的孩子們在托管營中收獲友誼和成長。”周口日報社周報暑期托管營的指導教師陳星羽說。
周報暑期托管營的手工DIY課堂上,指導教師帶著孩子們學習制作扇子;在自由鍛煉環節,孩子們三五成群,領取自己喜歡的運動器材,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繩……據陳星羽介紹,托管營的課程設置以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表達力為主,課程涵蓋創意繪畫、科學實驗、小主播、晨讀經典、手工課堂、硬筆書法、社會實踐、模擬采訪等。
“在托管營里,孩子們不僅收獲了友誼和快樂,更在獨立生活、團隊協作中取得進步:比如有的孩子學會了規劃自己的時間,有的孩子懂得了體諒他人,有的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在托管營里,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無限的潛力。”陳星羽說。
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暑期公益托管班課程表上也藏著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用心。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中心兼顧趣味性與成長性設置課程——科學類課程旨在點燃探索欲,幫助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啟蒙邏輯思維;藝術類課程旨在滋養心靈,聲樂合唱、創意美術、形體訓練,幫助孩子們提升想象力與審美感知能力;學科基礎課注重銜接,旨在幫助孩子們度過升學“分水嶺”;傳統文化課程厚植根脈,在國學誦讀、書法練習體驗中,孩子們感受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體育健身課程,游泳、太極拳、八段錦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強健體魄。除日常課程外,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還組織孩子們前往市文化藝術中心等地開展研學活動。
“以前總擔心孩子暑假在家看電視、玩手機,帶在身邊又影響工作。現在孩子回家都追著我說一些在托管班上學到的小知識、小技能,很高興看到孩子安全愉快地度過了這個暑假。”市民王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