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侯國防 通訊員 王鐵峰
黃王社區地處鹿邑縣城輔仁大道東側、渦河濕地公園以南,下轄5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971人,是典型的城鄉接合部。
自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暑假普遍超過60天。如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既開心有意義、又讓家長放心的假期?黃王社區黨支部始終在思考妥善解決之道,并將其列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事項。
在一次社區座談會上,社區居民李珂提出了創辦暑期書畫及傳統文化公益班的設想,讓社區黨支部書記李蒙蒙眼前一亮?!斑@不正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嗎!”李蒙蒙知道李珂還有另一個身份——周口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由李珂牽頭創辦公益班,既能保證品位又能確保質量,真正實現孩子開心、家長放心。此后,李珂成為黃王社區“精挑細選”的52名微網格員之一。
選優:突出政治標準
“我們著力打破治理主體單一化的瓶頸,讓社區能人賢達、熱心居民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角。”李蒙蒙表示,要真正實現“社區事、大家議、共同管”。
社區將52名政治素質好、群眾威望高的優秀黨員代表、退休教師及德行優良的“會首”納入微網格員隊伍,形成覆蓋社區、直達住戶的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網絡。
育強:提升實干能力
“大家成為微網格員后工作熱情高漲,我們便在培育引導上下功夫,將之轉化為治理效能?!崩蠲擅烧f,他們主要采取培訓的方式,讓大家共同做一些事,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面對面”培訓。邀請縣、鎮相關專業人員,針對當前基層治理常見問題,從法律法規適用、工作方法運用和成功案例剖析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微網格員參與基層治理的能力。
“手把手”幫帶。經過社區黨支部商議,決定從整治紅白事宴席入手,由經常主持紅白事“大總”的微網格員牽頭,共同參與,在實踐中培養敢做事、善做事、能成事本領。
以往,黃王社區的紅白事宴席至少持續兩天。以白事為例,靈堂搭建后,便開始設宴招待前來幫忙、吊唁的親朋好友,雖非正席,但仍需備“硬菜”和白酒;出殯當日的宴席更為講究,雙魚、雙雞、肘子等大菜輪番上陣,白酒成件、香煙不低于30元一盒,否則便覺“丟面”。通常七八人一桌,八道涼菜后動筷者已寥寥無幾,宴席最終演變為“打包”比賽。
宴席從簡的倡導伊始,群眾不以為然。“大總”利用自身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帶頭踐行節儉理念;微網格員緊隨其后,主動勸導鄉親鄰里簡化儀式、降低標準、抵制攀比。在大家的示范引領和耐心工作下,社區紅白事大操大辦之風得到有效遏制。
“屏對屏”交流也成為治理新方式。社區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并運用“‘邑’心解憂”民情直通平臺,科學精準快捷處理矛盾糾紛,促進社區平安和諧。組建微信交流群,及時溝通情況,共同商議對策,迅速分工處置問題,積極回應居民所急所難所憂所盼。社區黨支部創新實施積分管理制度,通過定期講評和量化考核,對表現突出的微網格員和居民給予香皂、毛巾等生活用品獎勵,并上榜社區“道德光榮榜”,有效激發了大家參與社區治理的內生動力。
用好:注重發揮優勢
由“點”的優勢,轉化為“面”的受益。2023年,為解決暑期社區孩子無處照看問題,由微網格員李珂牽頭創辦的書法班,如今已升格為黃王社區“書法教研培訓基地”。這里不僅是社區書法愛好者日常交流切磋的“文化驛站”,更是寒暑假期間留守兒童的“精神家園”——周口市書協鹿邑籍會員定期前來教授書法技藝,社區黨員、退休教師和知識青年同步開設國學經典課程。這種創新模式,既有效解決了留守兒童假期無人看護和防溺水安全監管問題,又讓孩子們在翰墨書香中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實現了“安全守護”與“文化育人”的有機統一。
由事后“撲火”,到事前“避險”。微網格員隊伍常態化、精細化的安全巡查機制,成為守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一次例行入戶消防安全巡查中,微網格員李洛生帶隊行至某戶時,發現大門敞開,多次呼叫無人應答。高度的責任感促使他們進入院內查看,推開餐廳門后,駭然發現屋內4人因緊閉門窗使用炭火“圍爐煮茶”,已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癥狀,意識模糊。情況萬分危急。李洛生臨危不亂,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并第一時間聯系120急救中心,協助將4人緊急送醫。因發現和救治及時,4人均轉危為安。
面對城鄉接合部社區治理的復雜挑戰,黃王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創新構建“黨建引領、多元參與、網格賦能”的基層治理模式。從留守兒童的文化滋養,到移風易俗的破舊立新,再到安全巡查的生命守護,黃王社區生動實踐了治理主體“多元化”向治理成效“高效能”的轉化,為探索城鄉接合部社區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可借鑒的“黃王經驗”。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