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一帆
2020年,對于周口這座城市而言,發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周口野生動物世界建成開放。這一綜合性文旅項目總投資22.4億元,占地面積近2000畝,集動物觀賞、雜技演藝、機械游樂、自然保護、科普教育為一體。它的出現,不僅填補了周口大型文旅項目的空白,更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周口的主流媒體,《周口日報》始終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忠實記錄了周口野生動物世界建成開放這一重大事件。
雜技之鄉的深厚底蘊
周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雜技之鄉”的美譽。早在春秋時期,周口這片土地上就活躍著眾多以雜耍謀生的民間藝人。歷經歲月洗禮,雜技藝術在周口大地開枝散葉、蓬勃發展。2004年,中國文聯將“中國雜技之鄉”的榮譽授予周口,周口成為全國唯一的市級“雜技之鄉”,奠定了周口在全國雜技界的重要地位。
長期以來,周口雜技雖聲名遠揚,卻面臨“墻里開花墻外香”的困境。眾多周口雜技團漂泊在外演出,周口本地人在家門口欣賞高水平雜技表演的機會寥寥。
周口野生動物世界的誕生
為改變雜技產業發展困境,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周口市充分挖掘雜技文化資源,通過招商引資,推動周口野生動物世界項目落地。2020年,周口野生動物世界正式開園,迅速成為周口文旅新地標。
周口野生動物世界飼養動物15000余只,從憨態可掬的黑熊到威風凜凜的獅虎,珍稀動物應有盡有。除動物觀賞外,游客還可欣賞世界一流的雜技表演。
金貴演藝團隊的張金貴、張玉璽父子返鄉創業,傾力打造雜技文化產業園。在高素質專業人才帶動下,周口雜技產業迎來快速發展。《大飛輪》榮獲第十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特別獎,《馬術》創造30秒上下馬16次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空中大飛人》則奪得第十屆中國雜技金菊獎特別獎。這些高水平節目常態化展演,令游客嘆為觀止。
《周口日報》的全程記錄
在項目籌備階段,《周口日報》便對周口野生動物世界的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幫助市民了解項目規模與特色。
建設過程中,記者多次深入施工現場,跟蹤報道工程進度,及時向社會發布最新進展。
開園前,《周口日報》推出重磅專題,全面介紹園區設施與游玩攻略,有效提升了公眾的關注度和期待值。
開園后,《周口日報》持續關注運營狀況,分析其對區域文旅產業的帶動效應,引導公眾為園區發展建言獻策。
文旅發展的新征程
周口野生動物世界的建成開放,不僅為雜技藝術提供了展示舞臺,也成為帶動周口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園區有效拉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繁榮,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促進了地方經濟增長,顯著提升了城市形象與知名度。2021年,周口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如今,越來越多游客因野生動物世界來到周口,在游覽過程中,也進一步加深了對周口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的認知。
《周口日報》對這一事件的全程記錄,既是對一個重要文旅項目發展歷程的呈現,也是對周口城市發展脈絡的梳理與見證。通過這些報道,我們既看到周口在文旅融合道路上的探索實踐,也窺見這座城市深厚的發展潛力與廣闊前景。
未來,隨著周口文旅產業持續壯大,《周口日報》將繼續發揮主流媒體作用,關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節點,為周口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貢獻力量。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