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康縣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食育工作坊包餃子。


太康縣陽夏街道第二實驗小學學生認真聽課。

太康縣城郊鄉五壩口小學。
記者 張洪濤 通訊員 廖頤雷 文/圖
核心閱讀
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太康縣在教師節當天召開座談會,向教師代表通報全縣教育工作新進展、新變化——扎實推進“四講”工程,探索實施“144”食育工作模式,創新實施“俺爸俺媽在這里”工作法,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贏得教師代表陣陣掌聲。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2024年以來,太康縣教體系統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加快推進“教育強縣”建設為總目標,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服務,統籌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全縣教育事業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太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堅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地位更加凸顯。市委常委、太康縣委書記馬劍平代表縣委,向全縣教育工作者發出向先進兄弟縣看齊、持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號召??h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多次研究部署教育工作,馬劍平、張峰、王擁軍、徐啟華等縣領導多次深入一線調研指導,在破解教育痛點、推進教育改革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太康縣教體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320場次,覆蓋師生約24萬人次,實現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創新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組織戲曲進校園、紅色故事宣講等活動約4萬場次,覆蓋學生約90萬人次,引導廣大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深化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新成立基層黨支部4個,調整黨支部書記31名、專職副書記68名,選派黨建指導員28名,實現公辦民辦學校黨組織全覆蓋。
扎實推進“四講”工程
2024年3月13日下午,太康縣舉行“教師講教”工程啟動儀式,拉開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大提升行動的序幕。啟動儀式上,太康縣陽夏街道三中教師張怡馨、華夏中學教師王路路、芝麻洼鄉棗村洼中學教師魏元振分別就初中語文經典課文《驛路梨花》《天上的街市》《故鄉》進行了教學分享。
“教師講教”工程是太康縣教體局聚焦教育教學主業,為全縣教師搭建的“一講一評一亮相”公共成長平臺,通過講課、觀課、評課,充分發揮名優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各學科教師落實新課標理念,打造高品質課堂,使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成為常態,進一步強化教育內涵建設,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講教”工程啟動儀式上,太康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傳俊寄語廣大教師:要抓住“一個陣地”,即高效課堂主陣地;要實現“兩個轉變”,即實現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轉變;要做到“三個善于”,即善學、善思、善用,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緊密聯系教學實際,不斷創新,在工作實踐中創造屬于自己的佳績。
太康縣教體局還同步推進“班主任講班”工程,安排優秀班主任分享班級管理經驗,引導廣大教師進行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整體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學生綜合素質。教師張涵說:“通過參與‘班主任講班’工程,我及時發現了自身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我將積極改進,力爭成長為一名管理理念先進、專業能力強的班主任?!?/p>
2024年以來,太康縣教體系統扎實推進“校長講?!薄鞍嘀魅沃v班”“教師講教”“學生講學”工程,進一步提升校長管理能力、教師教學水平、學生綜合素質。2025年,該縣高考成績喜人,600分以上342人,本科上線率提升1%;中考成績同樣亮眼,600分以上2927人。高考、中考成績穩居全市第一方陣。
添彩河南食育品牌
近日,記者在太康縣第一高級中學學生餐廳看到,該校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學生普及了健康飲食、營養膳食、食藥同源、食品安全系列知識。在太康縣實驗幼兒園,記者看到食育工作坊按照功能分為食材準備區和烹飪操作區,為幼兒提供了安全且適宜的實踐空間。記者還了解到,該幼兒園定期舉辦美食制作活動和親子食育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認識烹飪工具,體驗美食制作的樂趣。
近年來,太康縣積極探索實施“144”食育工作模式,即緊緊圍繞“一個核心”,規劃實施“四大模塊”,著力構建“四套體系”,規范開展食育工作,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礎,為河南食育品牌添彩。
2024年12月18日、19日,全省食育專家和優秀食育工作者代表齊聚太康縣,參加河南省中小學幼兒園食育科研培訓暨經驗交流會。通過專題講座、現場觀摩,食育專家和優秀食育工作者代表就食育理論基礎、政策與實踐路徑等進行深入研討和交流,共同推進全省食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交流會上,楊傳俊分享的“144”食育工作模式實施經驗,為全省各地教體系統開展食育工作提供了借鑒。太康縣教體局結合教材和本地教育資源開發的飲食美德“六大校本系列課程”——“粒粒皆辛苦”之崇尚節儉、“不勞動者不得食”之熱愛勞動、“不食嗟來之食”之民族骨氣、“一簞食一瓢飲”之安貧樂道、“陶母封壇退鲊”之廉潔自律、“雜交水稻之父”之強國有我,引發與會人員熱烈討論。與會人員還實地觀摩了太康縣食育工作開展情況,對該縣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實施“俺爸俺媽在這里”工作法
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是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體現,對推動教育公平、保障兒童權益、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大許寨君趙中學黨支部堅持黨員先行,創新實施“俺爸俺媽在這里”工作法。該黨支部8名黨員帶頭認領80名留守兒童,主動擔任“代理爸爸媽媽”角色,為學校其他33名教師樹立了榜樣。如今,大許寨君趙中學428名留守兒童全部匹配了“代理爸爸”或“代理媽媽”。學校還開設“俺爸俺媽在這里”心連心課堂,每天17時至18時,孩子們可與在外地務工的父母視頻,“代理爸爸媽媽”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分享打工故事,實現家校育人雙向奔赴,為留守兒童成長賦能。
在大許寨君趙中學黨支部黨員的示范帶動下,目前,全縣23個鄉鎮的學校和17所局直學校全面實施“俺爸俺媽在這里”工作法,共組建7256個“代理家庭”。相關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
逐步完善教育教學設施
硬件設施是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礎。2024年以來,太康縣新建、改擴建學校16所,新增學位4305個(城區1900個),毛莊小學教學樓等3個項目竣工投用,有效化解城區“大班額”問題。撤并50人至100人小規模學校17所、教學點55所,建成達標學校69所,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
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優化城鄉師資配置,推動城區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首次實施城區教師公開選調,選拔50名鄉村優秀教師到城區學校任教,打破城鄉教師流動壁壘,持續優化全縣教師隊伍結構。
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全面精準落實各級各類資助政策,確保對象精準、操作規范、服務優化、成效顯著。2024—2025學年,該縣共資助貧困家庭學生87665人次,發放資助金4900萬元,所有資助金均通過“一卡通”發放,發放率達100%,實現“應享盡享、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務實重干謀發展,砥礪奮進譜新篇。下一步,太康縣教體系統將大力宣傳弘揚以“赤膽忠心,心有大我;舍我其誰,奮發昂揚;眾志成城,出彩精彩”為主要內容的太康教育精神,傾心打造思政課太康品牌,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實施普通高中特色多樣化發展行動、集團化辦學擴面提質行動、校園安全“三零”創建行動,切實增強廣大教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匯聚推動太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