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雷散文精選》 李春雷 著
◇曾威
近日,《李春雷散文精選》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部文集匯聚了39 篇散文佳作,其中大部分被選入《大學語文》及各省中高考試卷,成為廣大文學愛好者學習與品鑒的經典美文。
多年來,李春雷致力于散文創作,苦心揣摩《左傳》《史記》,以及唐宋八大家、桐城派和“五四散文”技法,深得其精髓,悟得其堂奧。他曾這樣闡述自己理想中的經典散文:“是一棵樹,最好是一棵大樹,有主干、多枝葉,能擋風避雨;可成材,夠支撐,能蓋起樓房,也可建造宮殿,不僅能為人們提供身體的休憩,更能奉獻精神的滋養?!?/p>
翻開《李春雷散文精選》,便能深刻地感受到,書中的每一篇散文都如同他所描述的大樹一般,有著堅實的主干與豐富的枝葉。從內容上看,這些散文取材廣泛,既有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探尋,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膩捕捉,還有對人性情感的深入挖掘。無論是追溯古老的歷史遺跡,還是講述身邊的平凡故事,李春雷都能以獨特的視角和筆觸,賦予作品深刻的內涵與獨特的魅力。
在《尋芳習家池》一文中,李春雷將習家池這一歷史遺跡描寫得栩栩如生。他從地理環境入手,“蜿蜒千里的秦嶺和巴山,猶如一對不棄不離的夫妻,簇擁著自己的女兒——漢江,款款東行,行至襄陽,駐足不前,而他們的美麗女兒,則心系遠方,嫁與長江。分手之際,雙方淚眼凝眸,這一汪深情的凝眸,便是習家池。秦巴余脈綰結于襄陽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名曰鳳凰山,習家池又像這根尾羽末梢的一面晶瑩的圓鏡,鑲嵌在山之陽、江之濱?!边@般精妙絕倫的比喻,不僅生動地描繪出習家池的地理位置與周邊環境,更賦予了其詩意的美感,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這篇散文就如同大樹的主干,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而文中那些優美的描寫和獨特的感悟,則是繁茂的枝葉,為讀者帶來了身心的雙重享受。
《哭祭張勝友》如同一曲愴然的挽歌,以深沉的筆墨勾勒出作者與報告文學泰斗張勝友先生之間跨越二十載的文學情緣。這篇散文以時間為經、情感為緯,在看似平淡的敘事中蘊藏著波濤洶涌的追思,將一位文學巨匠的風骨與一段亦師亦友的情誼,鐫刻成震撼人心的精神豐碑。
散文《兩杯清茶》,以質樸而細膩的筆觸,緩緩講述了作者與高楊先生之間的深厚情誼,將一段跨越歲月的師生緣分與君子之交,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這篇散文看似只是在敘述生活中的平凡瑣事,實則蘊含著令人動容的真摯情感與深刻的人生哲理,如同清茶,初嘗清淡,細品卻回味無窮。文中對兩杯清茶的描寫貫穿始終,成了重要的意象。那“帶有淺紅花紋的圓柱形玻璃杯”“鄉下人婚宴上的常品”,看似普通,卻承載著二人深厚的情誼。“兩杯茶水,清澈澄明,依然端坐那里,靜靜相對,默默交流”,這一描寫不僅巧妙地呼應了文章標題,更寓意二人之間純粹、真摯的君子之交。
這些作品既有生活元氣,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的各個層面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又有文學靈氣,憑借獨特的文學構思和優美的文字表達,展現出文學的獨特魅力,同時還散發著書卷香氣,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著歷史底氣,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文化傳承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歷史的厚重。無論是文學從業者,還是文學愛好者,閱讀《李春雷散文精選》都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收益。對于文學創作者來說,這部作品是絕佳的學習范本,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巧妙地運用文字、構建結構、塑造形象,以及表達情感;對于普通讀者而言,這是一場文學的盛宴,能夠在閱讀中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豐富精神世界。
李春雷作為一位備受矚目的作家,多年來始終堅守對文學的執著追求,在白話文創作領域深耕細作,力求打造出最典雅、最簡潔、最規范、最精美、最靈妙的文字篇章,不斷開拓和提升漢語言在表現人類精神世界方面的廣闊境域,逐步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
《李春雷散文精選》中的作品篇篇經典,它們以其卓越的文學品質,為讀者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閱讀體驗。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靜下心來閱讀這些散文,仿佛是在與一位智者對話,從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文學的魅力。每一次閱讀,都能發現新的閃光點,都能獲得新的感悟與啟發,真正做到了百讀不厭。
這部散文精選集,不僅是李春雷散文創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中國當代散文領域的一份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用心去品味、去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