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付世楨) 豫劇《紅色娘子軍》《朝陽溝》《五世請纓》,舞蹈《歡聚一堂》,節目精彩上演,掌聲如潮。10月7日晚,在淮陽區蘇子讀書園,群眾如癡如醉地欣賞區文聯、區戲劇家協會舉辦的“歡度國慶節·梨園慶盛世”戲曲會演。這生動的一幕,正是淮陽區文聯今年以來開展多場文藝展演、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區文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二為”方向,錨定“雙百”方針,篤定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動全區文藝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思想鑄魂揚正氣。堅持政治立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召開作協、書協、美協等主題創作研討會8場,文藝工作者撰寫理論文章20余篇,持續鑄牢文藝工作者的“根”與“魂”。區戲劇家協會、曲藝家協會會員赴抗日革命根據地薛孟村實地觀摩,演出紅色戲曲《紅燈記》《沙家浜》等,定期舉辦慶“五一”“七一”“八一”戲曲會演,組織朗誦協會到區第一中學、陳州高中、實驗中學、秋月中學等,開展“學思踐悟二十大 踔厲奮發新征程”“七進百講”主題宣講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寓教于樂中讓群眾思想受到教育、心靈得到滋潤、藝術品位得以提升。
服務中心強擔當。群策群力服務大局,創作詩歌《讀淮陽》《寫淮陽》、舞蹈《綠色鄉村夢》《姐就是女王》、戲曲《看看淮陽新面貌》、小品《小事不小》、快板舞《說說淮陽這一年》《夸夸淮陽這一年》、快板書《鄉村大食堂》《文明新風尚》、歌曲《淮陽在等你》《我想去淮陽》等,并高質高效辦好春節晚會。用力服務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組織文藝志愿者開展民俗文化展演。用情助力周口荷花節,承辦“丹青歌盛世 荷韻頌清風”主題書畫展,展出中美協、中書協會員作品170余幅。抓點擴面做好文藝志愿服務,創新“文藝+公益”模式,舉辦第二屆“荷花杯”戲曲大賽,組織陳州梨園藝術團、紅滿堂藝術團、柳湖藝術團等6個戲曲團體,常年義演2000余場。舉辦文藝界別政協委員公益講座7期,為300余名青少年講解書畫、攝影、藝術鑒賞、公文寫作等知識。開展“百花迎春樂中原”淮陽文藝界新春歡樂行文化惠民活動30余場,義寫春聯10000余幅。舉辦“羲陵謁祖 陳州賞菊”周口詩歌楹聯學會走進淮陽采風活動和“紫荊園、伏羲文化公園”詩會采風活動。盡職盡責助力鄉村振興,精心打造“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品牌,組織攝影志愿者為基層群眾拍全家福,組織區戲劇家協會送文藝進基層活動20余場,將文藝的溫暖送到百姓家門口,讓文藝的種子在淮陽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精品創作筑高峰。積極凝聚“文藝兩新”力量,培育文藝新苗,組織淮陽老中青作家,接力書寫淮陽故事。錢良營的長篇小說《扶貧博士》《丁國慶的幸福夢》《攻堅》《草帽虎之戀》《銀白蓮》,梁彤謹的《陳州印》,孫全鵬的《幸福的花子》《幸福的西瓜》,李洪澤的《高懷仰古風》,田軍的《新詩經時代》出版。孫全鵬、趙玉磊榮獲葉圣陶文學獎、周興嗣短篇文學獎、第七屆零零國際詩歌獎。厚植成長生態沃土,邀請省書協副主席孟會祥、王乃勇、王志立、李珂,書畫名家張進賢、師行坤、郭弘、張宏偉、楊海波等,舉辦淮陽文藝大講堂、周口市書協備戰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展覽看稿會、“書道文心”淮陽中青年十人書法作品展。區書協被省書協表彰為2024年“萬福迎春百花迎新樂中原”公益活動先進集體。舉辦陳州芳華淮陽女畫家作品展。皮理文的《閱來越好》入選第十二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朱麗、朱琳、邵淑萍、吳學習、毛華、秦一帆的作品入選中美協主辦美展15次。截至目前,淮陽區現有中國作協會員25人、中書協會員14人、中美協會員17人、中攝協會員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