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劉玉濤 楊正華) 在基層治理的最前線,網格員是政策的傳遞者,更是群眾生命安全的守護者。近日,淮陽區淮寧街道段莊村網格員劉成振在巡查中,成功營救了4名大棚內缺氧暈倒的村民,以一場真實的應急處突,展現了街道網格化管理的實戰成效。
聞令而動,拉網排查不留死角。事件發生在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啟動當日。當日9時許,在區級會議后,淮寧街道包段莊村干部朱烈燦立即組織召開村干部及網格員會議,要求網格員對危房戶、獨居老人戶及易積水低洼地帶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不留死角。會后,網格員劉成振迅即行動,嚴格按照“網格全覆蓋、隱患零遺漏”的要求,對轄區積水點、大棚種植區等重點區域開展巡查。
危急一刻,果斷處置化險為夷。“巡查至一處大棚時,我發現幾位村民暈倒在地,初步判斷是缺氧所致,便立刻掀開棚布通風。”劉成振告訴記者,在發現險情后,他第一時間向村支書電話報告。很快,聞訊趕來的村委會干部協力將暈倒者抬至通風處。所幸救援及時,幾人呼吸到新鮮空氣后,不久便恢復了意識。
“當時,我們正在大棚里秧蒜,不知怎么就暈倒了。” 被救村民馬林事后心有余悸,“多虧網格員和村干部救援及時,不然后果不敢想。”
機制賦能,小網格托起大安全。此次險情的成功處置,是淮寧街道“街道—村—網格”三級聯動機制效能的有力證明。正是這種“快速響應、精準處置”的工作機制,讓劉成振第一時間發現險情、第一時間處置上報,為群眾生命安全筑起堅實防護網。
近年來,淮寧街道以“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為目標,將網格打造成隱患排查的“前哨站”與服務群眾的“連心橋”。劉成振五年如一日服務142戶群眾,始終踐行著“群眾的事就是我的事”的承諾,積極履職盡責。從防汛排查到緊急救援,廣大網格員正用堅實的腳步丈量民情,用迅速的響應守護平安,不斷織密民生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