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田亞楠 文/圖

游客盡享采摘樂趣。

游客在周口野生動物世界觀看馬戲表演。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周口在連綿秋雨中迎來了一場親子游熱潮。我市各大親子游目的地熱鬧非凡,特色消費場景持續升溫。從沉浸式體驗的宛丘生態農場,到人氣爆棚的周口野生動物世界,再到古色古香的建業運河古鎮,處處可見家長牽著孩子的小手,在雨中暢享親子時光。這不僅展現了周口強勁的消費活力,更折射出親子游市場從傳統觀光向深度體驗的深刻變革。
宛丘生態農場: 親子互動玩出“新花樣”
“快看!我挖到恐龍尾巴了!”10月3日上午,宛丘生態農場的考古體驗區里,7歲的小男孩軒軒舉著沾滿泥土的恐龍模型碎片,興奮地向父母大喊。細雨中,數十個藍色雨棚下,孩子們手持小鏟子、小刷子,蹲在沙土堆前專注“尋寶”,家長們則舉著手機記錄溫馨瞬間,偶爾幫孩子拂去臉上的泥土。
“我們農場今年‘雙節’主打親子沉浸式體驗,設置了考古挖掘、淘礦小鎮、田園采摘三大核心項目,沒想到雨天人氣更旺,日接待游客量均超過15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三成。”農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田園采摘區更是充滿豐收的喜悅。冬棗園里,爸爸們把孩子扛在肩上,孩子們伸長小手采摘紅彤彤的棗子;紅薯地里,媽媽們手把手教孩子如何使用小鋤頭,一起體驗收獲的喜悅。“孩子才知道紅薯是長在土里的,特別興奮。”帶著5歲女兒來游玩的劉女士笑著說,“這種親子互動比在游樂場玩更有意義。”
“我們采取‘免費入園+項目收費’的運營模式,降低了消費門檻,吸引了大量家庭游客。”宛丘生態農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大家覺得農場就是‘看風景、吃農家菜’,現在我們打造了互動性更強的體驗項目,讓‘田園游’變成‘參與游’,不僅提升了游客粘性,也帶動了周邊農產品的消費。形成了‘農場引流、周邊受益’的消費聯動效應。”
周口野生動物世界: 親子同樂共探自然奧秘
10月4日上午,周口野生動物世界內同樣熱鬧非凡。盡管細雨蒙蒙,但自駕區的車輛還是排起了長龍,步行區的游客撐著雨傘、穿著雨衣,興致勃勃地觀看動物、體驗游樂設施。
“快看!長頸鹿在吃樹葉!”在長頸鹿投喂區,4歲的小女孩樂樂拿著樹葉,小心翼翼地遞到長頸鹿嘴邊。長頸鹿低頭叼走樹葉的瞬間,樂樂嚇得往后一縮,隨即又咯咯地笑了起來。“我們提前3天就訂好了門票,就是想帶孩子近距離接觸動物。雖然下雨有點不方便,但孩子玩得開心,這錢就花得值。”樂樂的爸爸王先生說。
為了豐富親子游體驗,周口野生動物世界特別推出“非遺文化展”和“親子游樂區”,將動物觀賞與文化體驗、娛樂互動相結合,受到游客青睞。
建業運河古鎮: 親子同游共享文化盛宴
在建業運河古鎮,親子游文化味更濃。古色古香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穿著漢服的親子家庭。在漢服租賃店里,媽媽們細心地為孩子整理衣冠,爸爸們則擔任起專屬攝影師的角色。“給孩子租了一套漢服,她特別喜歡,穿著在古鎮里拍照,感覺特別有儀式感。”帶著6歲女兒來游玩的陳女士說。
古鎮特意為親子家庭準備了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在手工藝品區,孩子們圍著非遺傳承人,學習捏面人、剪紙等傳統技藝;在戲曲表演區,家長帶著孩子一起欣賞傳統戲曲,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最受親子家庭歡迎的是古鎮的特色表演節目。拋繡球表演中,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接繡球;《孔子問道老子》的演出,則讓家長們在游玩之余,也能給孩子講述傳統文化故事。夜幕降臨后,《非遺落花秀》等特色表演更是將古鎮的節日氛圍推向高潮。
親子游升級: 從“帶著玩”到“一起玩”
“雙節”期間,我市親子游市場的火爆,反映出親子消費理念的升級。家長們不再滿足于簡單地“帶著孩子玩”,而是更注重“和孩子一起玩”的深度互動體驗。
“以前國慶假期出游,就是帶著孩子去景區拍拍照、買點紀念品,現在更愿意選擇能讓孩子動手、動腦的體驗項目。”市民李女士的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
從過去的“走馬觀花”式觀光,到如今的沉浸式互動體驗,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消費的品質和體驗感。而我市的不少景點,正是抓住了這一需求,通過打造特色體驗項目,實現了從“流量”到“留量”的轉變。
從簡單的觀光游覽到深度的親子互動,周口的親子游市場正在經歷一場靜悄悄的變革,而這場變革,正為這座城市的文旅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