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付永奇 通訊員 高樹廣)10月17日,河南省“宜機收抗脅迫芝麻分子聚合育種技術研究與應用”重大科技專項正式啟動,周口市農科院與河南順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參與。這是兩家單位在圓滿完成宜機收芝麻新品種周口示范推廣任務后,再度聯手承擔的省級重大科技項目。
作為河南優勢特色農產品,芝麻長期依賴人工種植收獲,嚴重制約產業發展。此前,河南省農科院芝麻研究中心聯合多方選育出我國首批宜機收芝麻新品種“豫芝ND837”和“豫芝NS610”。在周口,市農科院負責技術集成,順豐種業全力推廣,已在商水、項城等多地建成示范基地,今年“豫芝ND837”種植面積占全市芝麻總面積的60%以上。10月18日,專家對商水縣張莊鎮示范基地測評顯示,該品種畝產達151.4公斤,較普通品種增產超20%。“豐產性好、抗逆性強,建議加快推廣。”測評組長樂美旺給出高度評價,現場數據顯示,示范田每畝種植14053株,單株蒴果86.9個,充分印證品種優勢。
盡管機械化難題已破解,但現有品種在抗病、耐漬等方面仍有不足。此次啟動的專項堪稱“升級版”,將聚焦優異種質創制、分子聚合育種等關鍵技術,目標是選育高產、多抗、宜機收的突破性新品種。其中,周口市農科院將主攻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建設及成果宣傳,河南順豐種業則負責高效示范基地建設與新品種推廣,共同推動產業升級。
項目主持人苗紅梅研究員介紹,專項整合省內10支優勢團隊,圍繞4個課題攻關,計劃三年內選育2至3個優質新品種,示范推廣超200萬畝,預計增加社會經濟效益9.2億元。“匯聚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力量,為芝麻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苗紅梅表示,專項將助力河南芝麻實現產量與品質雙重提升。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