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偉
本報訊 10月18日,“蝸牛寶寶,重拾行走”公益項目在周口市人民醫院正式啟動。該項目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贊助、周口市人民醫院負責實施,為我市0歲~18歲困難腦癱患兒家庭提供康復救助。
據介紹,腦癱大多是由早產、缺氧、窒息、黃疸、高熱、外傷等原因造成的發育中的胎兒或嬰幼兒(0歲~18歲)腦部非進行性損傷而導致的腦性癱瘓,進而致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常伴繼發性肌肉、骨骼畸形,這樣的患兒也就是“蝸牛寶寶”。“蝸牛寶寶”腦癱行走項目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慈善機構、醫療機構、愛心企業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該項目旨在為腦癱患兒提供專業的醫療救助和康復支持,通過多學科協作,幫助患兒改善生活質量,重拾行走的希望。
該項目主要實施包括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部分離斷術(SPR)、頸總動脈外膜交感神經網剝脫術(CPS)、外固定架肢體矯形手術、癲癇迷走神經刺激術(VNS)等各類神經外科、骨科免費公益救助手術。資助對象為原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兒童、困境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持證殘疾人群、城市低保家庭或城市低保邊緣家庭人群、低收入農戶家庭等人群。周口市人民醫院院長趙高洋表示,醫院將提供科學、規范的康復治療方案,并通過提供免費手術、康復治療、心理關懷、家庭支持等多維度援助,幫助患兒改善運動功能、提升生活質量。
當日,該項目組專家共篩查患兒80余人,其中具有手術指征的30余人,后續將根據患兒及家屬意愿,為符合條件的患兒免費實施手術并開展康復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