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网av,毛片a级在线观看,欧美日本色,日韩va中文,久久一级,青青草手机视频在线,亚洲欧美在线成人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非凡“十四五”丨偉大征程 壯麗篇章

發布時間:2025-10-2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文字大小:

圖片.png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踔厲奮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中國答卷舉世矚目,中國道路更加寬廣。

中華大地上,奮斗為筆,山河為卷,中國式現代化氣象萬千!

這是欣欣向榮的奮進中國。五年經濟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高于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的經濟總量。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貨物貿易規模較“十三五”末增長了32.4%,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一。

這是活力充沛的創新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20年的第14位晉升到2025年的第10位,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這是民生為大的幸福中國。義務教育鞏固率和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都超過95%,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

這是底氣十足的韌性中國。糧食產量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整的制造體系。發展的安全基石不斷筑牢。

成如容易卻艱辛,事非經過不知難。

回望五年前,新的五年規劃正在謀劃當中。而此時,全球遭遇世紀疫情,世界經濟陷入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結構性、體制性和周期性矛盾并存。

越是風高浪急,越要迎難而上。

深刻洞察危與機,準確把握時與勢,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國下一個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高質量發展擘畫藍圖。從農村、社區到學校,從科技園區到企業車間,一系列密集考察調研、七場匯聚各方思想的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總結當下,更思慮長遠,站在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高度為“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把舵定向。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 鄭永年:總書記當時我記得他在座談會上講,他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兩個判斷非常重要,一個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一個對國內主要矛盾的判斷。那么在這樣的國內國際大環境情況下,我們又要開啟全面建設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就需要頂層設計者有一種大的格局、大的智慧,有定力把中國這條大船繼續平穩往前開。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建議》,以“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以及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這是一個大國領袖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十四五”時期,面對外部環境的風云變幻,他提出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他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并作出系統闡釋,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5年時間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探索規律、掌握主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理論創新引領實踐創新。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在“十四五”期間,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我們的核心任務,就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全面的謀篇布局。每一個戰略提出之前,都提出了卓越的這種理論創新和思想創新。這些思想引領、戰略部署取得了歷史性的這種成就,為我們2035年社會主義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十四五”規劃提出的5大類20項指標,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等方面部署未來中國發展方向;102項重大工程項目,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勾勒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版圖。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時期,創新被擺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建成、第一次月球背面無人采樣返回、第一架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一個個“第一”不斷刷新中國創新高度;科技創新帶動產業攀升,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我國擁有了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統,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0萬輛,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500萬件。2024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長42%,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73.8%,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邁向深入,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逐步健全完善……隨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改革舉措漸次推出,改革成果正加快轉化為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高水平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十四五”期間,我國自貿試驗區總數達到22個,覆蓋東西南北中,單方面免簽“朋友圈”擴展至47個國家,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更加強勁。

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2024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迅猛。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20億千瓦,比“十三五”末的9.34億千瓦翻了一番還多。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十四五”時期,新增布局11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員達到1.9億,托位數達到574萬個。發放育兒補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養老金連續上調,一項項務實舉措加速落地,政策力度轉化為民生溫度。

這是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五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全國已建成公共圖書館約3300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4萬多個,群眾享受文化服務有了更多的好去處。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這也是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五年。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國家行政體系更加完善,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副司長 相偉:目前,“十四五”規劃主要指標均進展順利,其中近一半已提前實現,17方面的重點任務全面落地見效,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如期完成規劃要求,尤其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已融入發展全過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良好開局,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天,“十四五”擘畫的宏偉藍圖,已變為神州大地上波瀾壯闊的生動實踐。從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到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十四五”收官在即,又一個五年的新征程即將揚帆起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凝心聚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必將變成美好現實!

編輯:張蕾    審核:韋偉    監制:王錦春
返回頂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文字縮放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