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亮點
誠信為本
一諾千金
信息先行
眼光長遠
模式創新
合作共贏
靈活應變
開拓市場
擁抱變化
代際傳承
讓利于農
格局宏大
一個小小的洋蔥,通過產業化運營,形成從種植、加工、倉儲、運輸到銷售(內外貿、線上線下)的完整產業鏈,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一個基地高峰期用工150多人),實實在在地帶動了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蓬勃生機。
□記者 劉彥章 徐啟峰/文 劉俊濤/圖
“高老板,甘肅洋蔥收不收?都是3到5公分的精品蔥。”
“5毛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從今年5月洋蔥進入收獲季以來,河南宏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宏民農業)董事長高志民的電話就響個不停。今年洋蔥供應量大,價格一路走低,珍珠蔥的地頭收購價普遍壓到每斤3毛,而高志民季前向農戶承諾的最低收購價是5毛。即便自己不賺錢,他也堅守承諾,目前已陸續收購洋蔥約3萬噸。
高志民種了11年洋蔥,從一個200畝的基地起步,逐步將事業擴展為擁有200多家合作單位、種植面積超6000畝的省級合作社。支撐他一路走來的,正是一諾千金的誠信。
10多年前,高志民并不務農,主要從事信息服務,在西華縣城已小有名氣,也積累了一些資金。那年洋蔥市場低迷,地里洋蔥無人問津,蔥農愁眉不展。一個種植大戶找到高志民,懇請他幫忙收購。出于朋友交情,高志民咬牙借了一大筆錢,買下了這批洋蔥,權當幫朋友一把。沒想到,洋蔥價格隨后觸底反彈、一路上漲,高志民不僅收回成本,還賺了一筆。
“種洋蔥,有奔頭!”2014年,高志民開始租地種植洋蔥;2016年,他成立宏民農業,總部設在扶溝縣練寺鎮林場。這位曾經的信息服務工程老板,正式轉型成為一名職業農民。
這些年來,他主要種植珍珠蔥。這個品種形如珍珠,圓潤小巧,單個直徑3至5厘米,重量10至30克。相比其他洋蔥,珍珠蔥甜度更高、口感脆嫩、氣味清新,雖然產量略低于大型洋蔥,但市場價格更具優勢。
種得好重要,賣得好更重要。洋蔥價格波動劇烈,最低時一斤僅兩毛錢,最高時能賣到兩元以上。沒有穩定銷路,種植風險極大。曾從事信息服務的高志民沒有只顧埋頭種地,而是堅持信息先行。了解到國際洋蔥市場價格較高且相對穩定后,他積極對接行業伙伴,爭取國際訂單,逐步開拓出口渠道,將洋蔥銷往美國、韓國、菲律賓、越南等20多個國家。
隨著市場越做越大,僅靠自種已無法滿足訂單需求。宏民農業逐步構建起“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200多家合作社和農戶種植洋蔥,承諾每斤5毛的最低收購價。一畝洋蔥產量約5噸,扣除成本,農戶畝均收入可達3000元。2023年洋蔥行情好,收購價達到每斤9毛3,收獲時節,蔥農們個個喜上眉梢。
今年洋蔥供應量大,加上國際貿易摩擦導致訂單減少,洋蔥價格遭遇“滑鐵盧”,直線下跌。有人勸高志民:“今年少收點,備好資金,明年再戰。”他卻堅持:“都是合作多年的伙伴,只要他們愿意賣,我就收。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
他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將洋蔥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往國際訂單占八成,今年降至六成,其余四成均來自國內市場。最近他收購的一批洋蔥打算運往深圳,暫存于冷庫。收購價5毛,賣價8毛,扣除運輸、倉儲與損耗等成本,他幾乎不賺錢。
剛大學畢業的兒子也來幫忙,開通直播做電商,一天能賣出1萬多單、10多噸洋蔥,利潤也更高。老高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兒子成長帶來的欣慰,遠勝于利潤。
眼下又到洋蔥播種季,高志民的洋蔥種子銷量持續走高。別人家的種子按兩賣,二兩一袋100多元,他的種子論斤售,一斤僅60元。“薄利多銷,讓利于農,才能把產業做大,實現共同富裕。”這筆賬,高志民算得明白。
西華農民劉喜全跟隨高志民種植洋蔥,如今也承包了一片園子,收入可觀。像他這樣被高志民帶出來的種植大戶,少說也有幾十個。僅扶溝練寺林場基地,常年用工幾十人,高峰期有150多人前來打短工,日薪輕松上百。一個小小的洋蔥園,正躍動著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
開封一位蔥農打來電話:“高老板,今年雨水大,地不好下,現在種是不是晚了?”
高志民耐心地答道:“能種就抓緊種,再拖就真來不及了。明年洋蔥市場預計會好轉,畢竟今年種的人少了。”
10月播種,5月收獲。播下的洋蔥種子,是農戶沉甸甸的希望,也承載著高志民與鄉親們共同走向富裕的堅定步履。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