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 王永劍 通訊員 王茗
10月15日上午,秋雨暫停。
在周口港小集作業區,首批三臺岸橋(碼頭集裝箱起重機)正在通電調試。同時,第四臺岸橋已通過港池直接吊運至碼頭前平臺,即將進行大梁安裝;第五臺岸橋已從上海啟運。
據介紹,這是河南省首個百萬級專用集裝箱碼頭,于2024年4月動工,如今巨塔屹立、規模初顯,預計年底即可開港運營。
2021年,周口港口全年貨物吞吐量為2915萬噸。而這一規模,已在今年前7個月被超越。記者從市港航管理局獲悉,今年前9個月,我市港口貨物吞吐量已超3661萬噸。
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的歷史節點回望,周口港航事業正如奔騰的沙潁河水,一路向前,勢不可擋。
五年來,我市緊緊圍繞“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發展定位,從“經濟通道”邁向“通道經濟”,推動內河航運實現由“通江達海”到“聯通世界”的跨越式發展,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港航答卷”。
規劃引領,港口布局日趨完善
“一港十區一核心”,是我市在港航發展上的頂層設計,擘畫了周口內河航運的宏偉藍圖。
五年來,市港航管理局緊扣市委規劃要求,加快推進港口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周口港范營作業區、西華港區、商水港區、項城港區、沈丘港區已建成投用,太康港區、鹿邑港區初具規模,淮陽港區升級改造穩步推進,“一港十區一核心”布局雛形已現。
2024年1月,《周口港中心港區總體規劃》獲省政府批復,進一步明確了港區功能定位與發展路徑,為周口港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航道升級,通江達海能力躍升
航道是航運的“血脈”。“十四五”期間,我市大力實施內河航運“通江達海”工程,沙潁河周口至省界航道等級提升工程(從五級升至四級)已全面完成,162公里航道全線達到四級通航標準;新建船閘的通航效率提升至老船閘的6倍。
更令人振奮的是,沙潁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四升三”工程加快建設進度,計劃按三級標準改造提升航道89.4公里。與此同時,賈魯河復航工程、漯河至周口航道提升工程等也在積極推進中,“中原出海新通道”正從藍圖走向現實。
記者了解到,省交投集團今年把賈魯河復航工程作為頭號任務,全面加快前期工作。9月9日用地預審獲得批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行業技術審查,項目向年底計劃開工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
港口建設,集疏運能力顯著增強
港口是航運的“樞紐”。截至2025年,周口已建成規模性港口8個、泊位97個,形成以中心港范營作業區為龍頭,多港區協同發展的格局。特別是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建設加快推進,規劃建設22個2000噸級泊位,吞吐能力達200萬標箱。一期工程計劃于2025年年底投入運營,屆時周口中心港將成為現代化、智能化、專業化的內河航運大港。
航線拓展,河海聯運輻射全球
“十四五”期間,周口港航線網絡實現質的飛躍。國內航線方面,開通至淮安、太倉、上海、寧波等18條集裝箱航線;國際航線方面,通達美國洛杉磯、非洲加納、印度蒙德拉、泰國曼谷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2024年,周口港再添4條新航線。
截至目前,周口港累計開通的集裝箱航線達43條,貨物集散范圍覆蓋中西部六省市及全國主要經濟圈。
“周口港已不僅是河南的‘出海口’,更是連接東南沿海與中西部的物流樞紐。”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于海濤說。
多式聯運,立體交通優勢凸顯
作為全國重點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周口擁有“公鐵水空”立體交通體系。漯阜鐵路連接三大干線,鄭合高鐵直達京滬,平漯周高鐵加快建設;沈丘劉集、劉灣作業區鐵路專用線建成投用,中心港鐵路專用線穩步推進;西華通用機場投用,周口民用機場前期工作啟動。
“三環九放射”市域交通網絡串聯起港口、機場、高鐵站,形成“兩橫三縱一連”高速路網,為“公轉水、鐵轉水、水轉水”無縫銜接奠定堅實基礎。
法治護航,通航保障機制健全
2022年3月1日,《周口市港口和航道條例》正式施行,成為全省首部港口與航道融合立法的地方性法規,為周口港航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同時,周口建立沙潁河通航水位保障長效機制,水利、氣象、港航等部門協同聯動,實現水情信息實時共享,有效避免斷航擱淺,保障航道暢通高效。
臨港產業,港產融合動能澎湃
以港聚產、以產興城。周口千萬噸鋼鐵基地、益海嘉里現代食品產業園、瑞茂通、周海糧油等一批臨港偏好型項目分批建成投產;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基地、綠色印染示范產業園加快建設;中儲糧豫東糧食儲備基地、中農云倉儲國家農資儲備庫等國家級項目相繼落地。
“臨港產業已成為周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周口臨港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數據說話,發展成果令人振奮
港口貨物吞吐量從2020年的1860萬噸躍升至2024年的5205萬噸,占全省85%;
集裝箱吞吐量從無到有,2024年達16.3萬標箱,同比增長56%;
2025年1至9月底,完成貨物吞吐量3629萬噸,同比增長32.6%。
9月26日,我市在第15屆河南恰投會上,主辦了周口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動,共簽約項目47個,總金額160億元。我市融入多個“朋友圈”,展示周口元素,講好“周口故事”,推動更多特色優質的“周口制造”走向世界,積極引進新理念、新裝備、新技術,吸引更多海內外公司選擇周口、投資周口,為港城周口培育強勁新動能。
面向未來,通道經濟蓄勢待發
2025年2月,周口成功入圍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6月,入選新一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通知中特別指出,周口港通過“水水中轉”模式,運輸時間相較傳統陸海聯運縮短約13%。
7月17日,周口—漯河樞紐經濟先行區入選河南省重點培育的6個樞紐經濟先行區名單。
我省培育周口—漯河樞紐經濟先行區,有利于推動周口作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在引聚港口偏好型產業方面以點帶面,探索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河南范式”。
“沙潁河經濟發展帶既是工業經濟帶也是生態經濟帶,是周口經濟發展規劃中的重點。河兩岸有眾多碼頭和產業園區,是周口經濟發展的核心。這意味著周口正從‘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轉變。”市港航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沙潁河航道‘四升三’、小集集裝箱碼頭、保稅物流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內河航運樞紐。”
千帆過盡再啟航,沙潁潮涌正當時。周口港航正以“滿弓緊弦、沖刺決勝”之姿,奮力書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中原更加出彩貢獻更多周口力量!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