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驥
深秋時節,寒意漸濃。當前正是保障醫療用血的關鍵時期。就在此時,醫護人員挺身而出挽袖獻血,一袋袋熱血匯聚著他們的無私大愛。
季節性缺血是醫療系統常年面臨的挑戰。每年秋冬時節,因天氣寒冷、街頭人流量減少,無償獻血量常呈“斷崖式”下降情勢;與此同時,手術用血、急診輸血的需求卻不降反增。血庫的供需失衡,直接關系到危急重癥患者的生命通道是否暢通。此時,醫護人員的主動獻血,已不僅是一次愛心行動,更是一種職業信念的延伸——他們比任何人更懂得血液的珍貴,也更明白每一袋血背后,可能維系著一個家庭的希望。
醫護人員挽袖獻血展現了“醫者仁心”的雙重意義:既在手術臺上竭盡全力,也在獻血點上無私奉獻。他們中或許有人剛完成一臺緊急手術,或許有人即將奔赴門診,但都在血庫告急時毫不猶豫地成為“應急血庫”的守護者。這種身體力行的擔當,是對“生命至上”最樸素的詮釋,也在無聲地呼吁:獻血并非遙不可及的壯舉,而是每個健康公民力所能及的善意。
然而,僅靠醫護群體的奉獻遠遠不夠。破除“獻血傷身”的誤解,走出“我不獻也有人獻”的僥幸心理,需要全社會形成穩定的獻血意識。當前,多地血站已推出預約獻血、電子獻血證等便民措施,讓獻血流程更高效、更安全。我們不妨以醫護人員的行動為榜樣,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主動走進獻血點,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
即將到來的冬天,或許寒冷依舊,但熱血終將匯聚成暖流。當每一份善意在血脈間傳遞,我們守護的不僅是血庫的庫存數字,更是整座城市的人間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