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槳聲燈影里的閆溝河
暮色如紗,漫過飛檐翹角,閆溝河似沉睡佳人悠然蘇醒。我靜倚觀景臺漢白玉欄桿,看十年時光,將淤塞舊夢釀成月光下瀲滟的璀璨星河。 ...[詳細]
2025-04-17
喝茶記
在故鄉淮陽,人們所說的喝茶是指勞動后一身臭汗、口干舌燥的時候,端起涼白開一飲而盡的動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認為這樣的動作才是喝茶。 ...[詳細]
2025-04-17
食趣
民以食為天,吃,是一件大事兒。 ...[詳細]
2025-04-17
一曲煙火人間的溫暖頌歌 ——讀《六姊妹》有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往往急于穿梭于都市的鋼鐵森林,卻忽略了那些藏匿于平凡生活中的細膩情感與堅韌力量。 ...[詳細]
2025-04-17
《溫情與敬意》后記
一直以為自己前世是一株蘭,在《楚辭》中已沉寂兩千余年,因對屈原大夫的“美政”理想念念不忘,故而轉世為女子,以香草芷和蘭為名。 ...[詳細]
2025-04-17
王殿舉國畫作品欣賞
王殿舉,1935年生于河南鹿邑,著名書畫家、詩人、劇作家,系中國老子書畫院院長、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研究員。 ...[詳細]
2025-04-17
張伯駒繪畫藝術的內在精神
張伯駒愛繪畫,尤其愛畫梅蘭竹菊。畫家劉海粟先生稱張伯駒是“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張伯駒的畫也被稱為“文人畫”。 ...[詳細]
2025-04-17
我與祝總編
日前偶見慶《周口日報》創刊35周年征文啟事。慶創刊,當然離不開創刊的人,于是我就很自然地想起了《周口日報》初創時期帶領我們日夜苦干的祝總編,盡管我們都已退休多年。 ...[詳細]
2025-04-11
仲春小詠
...[詳細]
2025-04-11
老樹與父親
父親走后,我常常獨自站在村口老槐樹下出神。總恍惚看見父親頂著那頂舊火車頭帽,背著印有“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幾個字的褪色帆布包,踩著碎金般的余暉,從蜿蜒的土路盡頭向我走來。 ...[詳細]
2025-04-11
春天的語言
...[詳細]
2025-04-11
父親是我一生的驕傲
陪著老母親去生態園觀光,望著平靜的湖水,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最敬重的人——父親。 ...[詳細]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