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魏潤康 文/圖
在商水,有位致力于傳承秸稈畫技藝的匠人——王春梅。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古老的秸稈畫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商水文化產業新名片。
王春梅是商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秸稈畫技藝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受家庭環境影響,王春梅自幼便對秸稈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在長輩的悉心指導下,逐漸掌握這門傳統技藝。在深入學習研究的基礎上,她博采眾長、推陳出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秸稈畫的制作工序極為復雜,一幅精美的秸稈畫需要經過選料、浸泡、熏蒸、漂洗、染色、剖開整平、熏燙拼接等工序,全憑手工完成。王春梅深知每一道工序都至關重要,容不得半點馬虎。她在選料時,精心挑選色澤均勻、質地堅韌的秸稈,在熏燙拼接環節,更是憑借多年的經驗,精準把握溫度和時間,讓秸稈呈現出恰到好處的紋理和色澤,使畫面生動逼真,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為提高商水秸稈畫知名度,王春梅積極參加各類文化交流活動。2023年11月,在鶴壁舉行的第十屆中原文博會上,她選送的秸稈畫《雙鶴齊鳴》從眾多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創意設計金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她精湛技藝的認可,也讓商水秸稈畫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行的文創大賽上,王春梅創作的《祥和圖》獲得一等獎。她創作的《工布姑娘》古樸自然,充分利用秸稈本身的紋理和質地,將畫面生動呈現,既有歷史厚重感,又有新時代風貌,現已被聯合國收藏。
王春梅還經常到學校、社區開展培訓活動,向秸稈畫愛好者傳授技藝。在商水二職專等學校,王春梅向師生展示了秸稈畫的制作過程,引得師生驚嘆連連。
在王春梅的不懈努力和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旅局、縣文聯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商水秸稈畫這一民間藝術逐漸被更多人熟知和喜愛,成為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王春梅表示,未來,她將繼續堅守匠心,結合現代審美和市場需求,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的秸稈畫。她希望能夠借助互聯網和媒體的力量,進一步宣傳商水秸稈畫,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