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外貿從“借港出海”到“箱通世界”
本報訊 (記者 王永劍) 6月29日,記者從河南省煤炭進出口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從周口港發往湖南的2.5萬噸煤炭,已在蕪湖港完成轉泊,經長江航道發往岳陽。
這是周口港開創豫煤“散改集”出海模式后,通過“陸—水—水”聯運體系實現的又一“北煤南運”實踐。
5月17日,“國控·首航號”集裝箱煤炭貨船從周口中心港起航。21日,這批來自河南的外貿煤炭從新云臺內河碼頭轉運至連云港口岸,隨即搭乘連申快航專線發往上海洋山港。這標志著“周口—連云港”內河集裝箱外貿通道正式貫通。在上海港的支持下,中西部省份新增了一條高效出海通道。
通過“散改集”,從周口港經水路運煤出海,我省生產的無煙煤運往日本,打破了河南煤炭長期“借港出海”的傳統格局,成為全省能源外貿“自主出海”的首個突破。
在首單合作成功的基礎上,連云港港接下來將持續深化與周口港的“雙港聯動”機制,通過合資合作實現兩港兩市的互融發展,共同打造“周口—連云港”黃金水道。
“我們深度融合了‘內河航運+沿海港口+國際班輪’的立體化運輸資源,在連申快航的助力下,著力將連云港港打造成為豫東地區煤炭、化工品等外貿貨物高效便捷的出海平臺。”新云臺碼頭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北方煤炭南運到“兩湖一江”,不僅對保障華中地區煤炭供應有著重要意義,還為晉豫至華中地區優質煤炭資源高效便捷外運提供了支撐。近期,河南省煤炭進出口有限公司組織5萬噸煤炭陸續從周口港出發直達湖南,使周口港成為“一帶一路”能源樞紐。此次在蕪湖港完成轉泊的煤炭就是其中一部分。
河南省煤炭銷售集團透露,將在周口港建設清潔能源高端裝備產業商水總部基地,讓能源外貿物流轉型加速。
通過鐵路專線把山西煤炭運至周口港,再借助船舶轉運至長江下游的電廠及需求地,搭建起“中原—長三角—世界”的低成本、大運量物流“動脈”——這是豫晉兩地能源外貿物流企業鐘情的“周口方案”。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于海濤介紹,“周口方案”使內陸腹地貨源不斷向周口港聚集,為中原大宗商品走出國門開辟新通道,為構建“雙循環”物流大通道注入新動能。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