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段奕坤 周口市文昌小學二(12)班
走進伏羲書展,仿佛穿過一條神奇的時光隧道。古樸的竹簡就像古老的信使,承載著厚重歷史,緩緩地奔向遠方;精美的線裝書就像是位優雅的紳士,帶著歲月的韻味,在風中輕語;現代化的電子閱讀器,就像充滿智慧的小精靈,閃爍著科技的光芒。在這里,文化傳承在創新中尋找到了新活力。
媽媽說,中華文明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河,我們的祖先在傳承的過程中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創新。比如,從刻在龜殼上的甲骨文,到靈活排版的活字印刷術;從長長的竹簡,到薄薄的紙張。
爸爸說,文化傳承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而當閱讀變成像吃飯、睡覺一樣,文化傳承就真正擁有了新的生命。在伏羲書展數字展廳里,古老的典籍“穿上”科技的外衣,虛擬現實技術讓我們穿越時空和古人交朋友,人工智能像一位學者,幫我們讀懂那些“古老密碼”。
在伏羲書展現場,小朋友像一群好奇的小蜜蜂,在父母的陪伴下,小心翼翼地翻閱著圖書。哥哥姐姐們拿著手機“滴”一下掃描圖書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上閱讀了。全民閱讀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和文化傳承緊緊連在一起,傳統文化就像春雨后的種子,在我們的心里悄悄發芽。
站在伏羲書展的展廳內,我知道了文化傳承不是回到過去,而是要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機,讓它在創新的土壤里開出新的花朵。
(輔導老師: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