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能源外貿物流通道
□記者 王永劍
本報訊 6月24日,記者從市港航管理局了解到一組亮眼數據:今年前五個月,我市煤炭及制品的港口吞吐量已超1132萬噸。在能源運輸領域,周口積極開辟能源外貿運輸通道,全力打造水上“大秦鐵路”。
大秦鐵路是一條連接山西省大同市與河北省秦皇島市的國鐵Ⅰ級貨運專線鐵路,是中國“西煤東運”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國境內首條煤運通道干線鐵路。
為推動“北煤南運”,近期我市聯合山西長治陸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河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煤炭上下游企業,與連云港港開展深度合作,整合國際班輪資源,全力構建能源外貿“河海直達”物流體系。目前,有關方面達成200萬噸/年的煤炭運輸業務意向。
6月19日,山西多家煤炭企業負責人來周考察,探討晉煤“鐵轉水”南下新路徑,努力建立貫通晉豫皖、激活中原腹地的物流新通道。
周口港是河南省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可常年通行3000噸級船舶。作為重要支點,周口正參與構建一條從中西部經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到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的大運量、低成本、綠色化的“中原出海新通道”。
周口臨港開發區碼頭運營辦主任段傳奇告訴記者,周口中心港重點打造的“長治—周口”煤炭鐵路專線,通過鐵路專線將山西煤炭高效運至周口港,再借助船舶經江淮運河轉運至長江下游的火力發電廠及其他需求地。經測算,煤炭等貨物通過周口港“鐵轉水”南下,綜合物流成本較單一鐵路運輸預計可降低30%左右。“周口方案”極具吸引力。
自今年5月起,我市在連云港新云臺碼頭設立專用堆場,創新實行“提前申報—貨到放行—抵港直裝”模式,讓貨物抵港后即可裝船出口。此外,我市依托連云港港先進的集裝箱信息化系統,為航運業主提供電子報船報貨及實時動態報文服務,全方位提升物流運輸效率與服務質量。
一位來自山西長治的煤炭企業負責人表示:“這條‘鐵+水’新通道打通后,不僅能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還能實現晉豫兩地共贏。”
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于海濤說:“周口開辟能源外貿物流通道,以綠色高效的‘鐵水聯運’模式,不僅推動了區域產業協作升級,更標志著周口在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上邁出了關鍵一步。”